眼下距离9月初的IFA2025已然不远,全球电视行业都在静待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首次井喷。自今年初海信首发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UX后,转向下一代显示技术赛道便成为主流电视厂商的重中之重。日前,三星提前发布旗下首款115英寸Micro RGB电视,并将很快在韩国本土上市。与此同时,索尼也宣布将在IFA重点展示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至此,由中国牵头、日韩跟进的RGB-Mini LED阵线已完成集结,即将在IFA展会上完成第一次引爆。
那什么是RGB-Mini LED电视?具体来讲,海信于今年1月CES展上首次发布、4月正式量产的116UX,被认为是全球首款量产型RGB-Mini LED电视。该款超旗舰新品采用海信首创的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将行业使用数十年的“单一控光”传统背光模式,跃升为“光色同控”的RGB三色背光模式,实现了显示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这款海信电视UX在信芯AI画质芯片H7和高性能RGB-Mini LED发光芯片的协同加持下,不仅在色彩纯度、色域面积、色彩体积、控色精度以及能效表现上全面超越QD-OLED和QD-Mini LED,在LED发光效率、产品稳定性、色纯度等关键指标上也为产品量产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为RGB-Mini LED技术推广提供了优质示范。
面对海信在RGB-Mini LED领域的“先发制人”,日企率先做出反应,索尼在今年上半年连续两次公开展示自研的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但相关产品最快量产要等到2026年。按照该进度,9月的IFA展会上,索尼能否在显示系统上带来更多升级表现还很难讲。
而自2022年起连续蝉联日本电视市场份额第一的东芝电视,已于6月底宣布正在研发RGB-Mini LED电视,计划年内量产最大116英寸型号产品。虽然近年来东芝电视稳居日本市场销量榜首,但业内对其“重销量轻技术”的质疑声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母公司海信的技术支持,东芝电视有望领先索尼,成为日本首个推出RGB-Mini LED电视的品牌,打通进军未来高端市场的关键一环。
相比日本企业,三星跟进RGB-Mini LED领域的举动显然更加引人瞩目。近十年来,三星凭借OLED电视稳居高端市场第一,但是随着中国企业持续推动Mini LED技术升级和提升产能,在中高端市场发起猛烈进攻,三星的领先优势正在不断缩小,形势已经十分紧迫。
业内人士认为,鉴于OLED电视居高不下的成本和有机二极管“寿命短、易烧屏”的自身短板,难以抵挡住Mini LED产品的市场攻势,三星急需在高端电视技术的选择上做出改变。在外界看来,此次三星推出的115英寸RGB Micro LED电视,虽然在命名上刻意进行回避,实际上仍采用RGB-Mini LED技术,既要跟随海信技术路线、又要针锋相对海信旗舰产品的意图相当明显。
根据现有情况看,今年内全球市场至少会有海信、三星、东芝的RGB-Mini LED电视进行销售,如果此前展出过RGB-Mini LED模型的TCL能加入战局,那么这场高端电视局将呈现出更加繁荣的局面,不仅有利于RGB-Mini LED技术在高端市场快速打开局面,还会进一步加速百吋超大屏电视的普及。而拥有先发优势的海信,只要保持住稳步创新的节奏,就能在高端市场竞争中坐稳领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