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家电网 - 小家电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从捣鼓小家电到面对上百万的生产线,他说:不求闻达,只求心安
6.biz | 商业搜索

从捣鼓小家电到面对上百万的生产线,他说:不求闻达,只求心安

信息来源:xiaojiadian.biz   时间: 2021-07-08  浏览次数:31

  

  “滴滴滴......”上一个电话刚挂没多久,杨文杰的手机又开始响个不停,刚解决完车间的技术难题的他,转眼间又要参与把关原料的采购事宜。这平常人看起来忙碌的生活,却是杨文杰工作的日常。

  1999年进入浙江新菱电机有限公司以来,杨文杰勤奋刻苦,潜心钻研,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高级技师、电气工程师。他先后获得市“合理化建议标兵”、市“十大金牌工人”、市“劳动模范”、省“优秀职工”、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以他名字命名的“杨文杰劳模创新工作室”每年为公司解决技术难题不少于5项,增创效益百万余元。

  2020年11月,杨文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表彰。

  “我和公司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初中毕业后,杨文杰在一家电器维修店找了份学徒工作,学的是家电维修。不久后,学了点维修技术的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参加了浙江新菱电机有限公司的应聘,成为了公司的一名维修电工。

  面对动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生产线,杨文杰“傻眼了”。“原先在维修店捣鼓的大小物件,碰到最大的家伙就是冰箱,”回忆起当时,杨文杰苦笑道,“‘家电’和‘机电’看上去只差了一个字,事实上却是天差地别。”

  上世纪90年代还没有便捷的网络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资料,但杨文杰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遇到问题时,他不厌其烦地向公司里的前辈请教;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积极参与电工培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我最初只有初中学历,高中文凭还是后来进修的。”现在已是公司生产主管的他丝毫不遮掩自己过去的学历。“后来我又自考了石油大学,拿到了大专文凭。”提及过去,他表示“自己的文凭确实比不上现在的大学生”,但在他看来,每个平凡的岗位都能绽放绚烂的光彩,他就是想要把这平凡的工作做好。

  如他所言,在新菱的20多年中,他积极为企业重大项目的攻关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并带头开展技术创新以及工艺难题的攻关。最初,公司嵌线车间的绕线机转速单一、操作复杂,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杨文杰二话不说,立刻着手改造绕线机,改造成功后的绕线机一经试用,车间的工作效率提高超过15%。类似的“小革新”还有很多,“积少成多”为企业每年节约几百万元的损耗费。

  杨文杰不但“革故”,还“鼎新”。他以公司的技术发展为己任,承担了十多项创新课题和攻关项目,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这些创新项目被运用到公司的实际生产之中,提高了公司产品自主创新能力,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走进车间,可以看到每台机器都井然有序地运行着。杨文杰见证了公司从老厂搬到新址之后的变化,最初空空如也的厂房被一件件置办起来的机器填满,而他也从车间里懵懂的学徒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电气工程师,“我和公司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他感叹道。

  “不求闻达,只求心安”

  2013年,杨文杰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最初,工作室成立的目的是帮助解决公司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但在杨文杰的带领下,工作室先后获得“台州市示范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室”、“浙江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等称号,被台州市总工会推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创新资金项目”。

  从一家解决公司生产难题的工作室成长为制造设备产品工作室,杨文杰功不可没2016年,公司产品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项目——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投产,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产品安装的效率问题,杨文杰“临危受命”,带领工人们攻关创新,成功研制了流水化作业的人工装配以及机器人智能装配的生产工艺及工装。目前,优质的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产品已经实现批量生产,且成功应用于众多新能源汽车,同时随车辆配套出口美国。

  “杨文杰有很强的责任感,工作上认真严谨、和同事亦师亦友。他总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毫不保留地教授给大家,除此之外他还教大家为人处世的道理,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杨文杰的同事如此评价道。

  在完成企业工作之余,杨文杰还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发光发热,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企业周边的学校和居民缺电工,他主动请缨为他们提供家电维修保养服务;超强台风“利奇马”袭击临海市,他迅速报名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劳模工匠服务队,自带专业维修工具,挨家挨户抢修受灾损坏的电器;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他积极参与设点设卡执勤及疫情防控宣传等相关工作……“看到他们的笑脸、听到他们暖心的话语,再苦再累也值得。”他如是说道。

  同时,面对获得的各项荣誉,杨文杰表示“不求闻达,只求心安”。“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从自身的本职工作出发,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气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如何更好地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电机公司的一名员工,他认为:“最要紧的是先做好手头的小事,积少成多,让企业的生产安全高效,才能为社会的平安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小家电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