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市民王女士和邻居们都忙着在超市的微信公众号上 " 办年货 ",先后下单了水果礼盒、冻羊肉串,以前得去现场排长队买的红肠,如今也可以 " 一键下单 " 了,同城送货,红肠隔天就能送到家,到手一看还都是塑封完四角齐全的。
" 进了腊月门,转眼就是年。" 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货。但在哈市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对于冰城市民和商家而言,今年的 " 年货季 " 无论是年货种类还是销售方式与往年相比都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01
传统年货市场线上突围
民以食为天,春节年货清单中,米、面、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食品自然是 " 第一梯队 " 的成员。接连几日,记者走访哈市各大商超市场发现,目前,哈市上述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但与往年在商超市场选购年货不同,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今年无论是大型批发市场,还是中小型供应商都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 " 线上 "。
1 月 29 日上午,记者在道外区南极批发市场看到,大小车辆进进出出,各类食品购销两旺。但与往年 " 年货季 " 熙来攘往不同的是,出于对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南极市场里购买年货的人流明显稀疏了。" 为了避免人群聚集,我们推出了邮寄和配送服务。" 南极市场相关负责人郎悦表示,今年买年货满 200 元就可以享受包邮服务,在家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就行,根本不用到现场。
记者在对方提供的小程序链接里看到,不少水果都在打折,原价 100 元一箱的新疆库尔勒香梨折扣价 80 元,还有红肠礼盒、坚果大礼包 ……
" 去年在市场下电梯得排长队,人特别多,你看今年市场没啥人,有好多商家都关门了,有的去做核酸检测,有的暂停营业,冲击比较大,生意做得比较灵活的商家已经开动脑筋开发线上销售渠道。" 晓兵冻货批发店老板白晓兵说,店里今年走网络销售,为传统电商平台的网店或直播间供货,直播间商家一次拿货二、三吨,平均三五天就要补一次货,有效弥补了白晓兵店里线下销售的亏损。网店店主会将猪肋排切成小块,每份装 2 斤,再打上塑封包装向外出售,这与以往白晓兵在南极量卖式的出货方式有着明显不同。
" 过年吃开心果,一整年都笑呵呵 ",开心果、瓜子、松子、榛子等各类坚果是很多市民过年必备的年货。今年,哈市坚果类年货市场的销售方式更多地转到了线上。
" 龙江王 " 是哈市一家集生产 + 加工 + 销售的坚果供货企业,在今年的年货季,企业将更大的销售精力投入线上市场。" 往年年货季,哈市市民对开心果需求都比较大,但今年线下的客流量不足往年三分之一 ,线上需求量反而大增。" 龙江王干果负责人荀美蓉表示,今年企业布局了社区团购、抖音推广,还加大了拼多多、淘宝、天猫等网店营销与供货力度。此外,还自建了干果微信群,雇佣专门的工作人员当客服,在哈市市区内只要微信有订单,立马就能送货,疫情使本地商家加速了在线上开疆拓土的脚步。
" 进直播间的朋友都看看,这种卡通春联今年特别火,材料是绒布的。" 老板高爽在直播间里推介春节饰品,春联作为必备年货,今年也开始在线上卖了,象征团圆的红灯笼、憨态可掬的牛年饰品 …… 琳琅满目的 " 牛 " 元素上架直播间,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都有,单场播放量 1 万人打底儿,这两个星期以来,每场直播都能卖出两三百单,多是不想出门的哈市市民下单购买。在高爽隔壁做生意的老板也铆足了劲儿,在年末开直播冲销量,商家们笑言,新年新气象,这些装饰品大家都会更换,今年更得换了,把去年不好的事情都冲跑。
01
帝王蟹车厘子入冷宫,国产水果肉类受宠
从去年到今年,市民王春雯和身边的家人、朋友早已习惯在网上下单买水果蔬菜、生活用品," 下单买年货,一方面是觉得购物过程方便,线上种类也全,另一方面避免了疫情期间出门聚集的风险 ",网上下订单,零接触配送,不见面收货,这种全新的办年货方式很得王女士喜欢。
每年必往家拎的水果、坚果、冻肉类年货今年卖得咋样?在南极市场,零售的冷冻生猪手近半个月来销量逐渐增多。" 进口的猪肉来自国外贸易公司,巴西、西班牙等,四证齐全,都有核酸检测报告,每一环节都消杀。国产的都直接在金锣、双汇、伊利等大厂拿货,虽然价格稍高但品质肯定也更有保障。" 白晓兵的店有进口肉囤货能力,今年顾客对进口食品购买情绪低,进口猪肉 " 走 " 得慢,他告诉记者,一般而言,进口猪手价格比国产的要低,销量也更好一些,但今年由于国内疫情控制得更好,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价格稍高的 " 国产 " 猪手。
此外,记者走访了解到,与往年购买帝王蟹的奢侈消费不同,今年产自大连等地的冻虾仁明显比进口海鲜更吃香,成了市民年货清单中的热门品类。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进口水果,曾经每年都扮演年货重要角色的进口高端水果在今年的年货市场上遇冷。哈达批发市场一位批发大户告诉记者,近段时间,进口车厘子销量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超三成,往年受追捧的奶香蜜、澳洲水蜜桃等进口水果销量也受到冲击,眼下,国产的橘子、香蕉等礼盒取而代之再度受宠。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年货消费市场迎变局,很多年轻人选择不回老家就地过年,或者网购年货寄回家、快递礼品送祝福。淘宝数据显示,年货节首日,过年常备的瓜子、花生不出意外成为淘宝最畅销的年货。记者注意到,今年线上、线下销售的坚果价格整体比往年便宜了不少。
记者采访南极名优城后了解到,10 月份以后,东三省干果丰收,尤其是松子产量翻倍,产量高价格自然降了下来,并且受疫情影响,采收农民、经销商等每一环节都主动降低交易价格,以吸引更多生意。今年哈市市场开心果普遍 33 元,较往年降价 2-5 元;瓜子往年每斤 12 元以上,今年 10 元;往年 60 元一斤的松子,今年 45 元 -50 元。自 10 月份以后,干果原料大量上市,哈市坚果线上生意也火了起来,到了年货季," 龙江王干果 " 社区团购每天有几百位小区居民下单,是平日里的十倍。
01
家电崛起,送年货从送吃喝到送快乐
疫情也带动了室内娱乐相关的商品热卖,比如麻将机。淘宝年货节首日,麻将机成交量同比增长一倍多,跻身销量上升的热门商品前三名。有网友在评论区写道:过年送爸妈这个正好,这样他们就不用整天闲下来给我安排相亲了。
电动麻将机、空调电器,甚至是宅家办公必备的打印机等电子产品、智能产品异军突起成了 " 新年货 " 崛起的代表。" 随着整个小家电行业的更新换代潮,越来越多像烘干机、料理机、扫地机器人等这类家用型产品被贴上’智能’的标签。如今,这些能’上网’的小家电们被年轻人过年邮回了家,成为送给父母们的新玩具。" 苏宁易购黑龙江区域市场总监马春秋介绍,近期,黑龙江市场上电器空调销量同比增长 86%,烘干机增长 57%,清洁小电器增长 51%,其中很多都是年轻人买来送给父母的。
历可心在海南工作,今年春节不回家过年的她给母亲献上了自己的心意,前段时间家人早早收到了她邮来的年货,扫地机器人、多功能料理机,帮助妈妈减少些做家务、做饭的工序,是历可心给家人买智能家电产品最主要的原因。
" 过年在家呆着不出门,天天看手机累眼睛,所以用家电消费券买了个平板电脑。" 宅家一族买 " 电子年货 " 的市民不少。据马春秋介绍,苏宁易购在 " 哈尔滨苏宁 " 微信公众号里推出 5000 元春节消费券包,在本地过年的都可以领取,线上线下均可使用。随着疫情防控,人们居家时间更长,正逢年货季,打印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销量也开始增加,根据苏宁易购的大数据显示,近期黑龙江地区打印机销售额同比增长 229%,电脑增长 25%。如今,市民为亲人买年货已经从曾经的送吃喝向送快乐的趋势发展。
稿件来源:哈尔滨日报
记者 :陈悦?